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蔓延全球,造成几十万生命逝去,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陷入混乱和停滞。一些需及时治疗的非新冠疾病患者的就医,也由于隔离和防控受到巨大影响。
在新冠疫情尚未全面解除的4月下旬,云南阜外医院再次迎来了6岁的法洛四联症患者小明。6年前,小明在出生一个月后,发现先天性心脏病(法洛四联症)。他先后辗转云南、上海、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就诊,因病情严重、手术风险高等原因,最后小明于2016年远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就医。在美先行法洛四联症右肺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(off-label支架),两个月后行法四外科根治术:室间隔缺损修补、卵圆孔开放、人工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和主肺动脉。2019年,小明来云南阜外医院复查CTA发现:左肺动脉分支严重狭窄,右肺动脉支架内再狭窄。
由于小明的疾病已经造成小明发育受限、肺动脉返流、肺动脉压力增高、右心功能受到影响!云南阜外医院张戈军教授团队决定在疫情期间,在周全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下,克服困难,近日对小明的肺动脉狭窄进行支架介入治疗。
术中,张教授检查造影发现:4年前右肺动脉植入的(OFF-Label)支架已经发生支架内再狭窄,管腔只有6—7mm,而远端血管直径12mm,压差30mmHg,;左肺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,直径仅2.5mm,远端12 mm,压差40mmHg,相比较右肺,左肺灌注更差。
张教授团队根据造影情况,经过慎重讨论,决定先解决右肺动脉狭窄问题,再治疗左肺动脉狭窄。术中,首先对患儿右肺动脉内支架再狭窄进行了球囊扩张,扩张后支架内狭窄段压差降低到10mmHg,然后进行左肺动脉支架植入术。由于左肺动脉开口处狭窄严重,导管和长鞘通过病变处遇到不小的困难,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介入技巧的张主任和团队精心协作,根据产品性能特点,几经尝试,顺利将Pul-Stent支架(型号:S25)准确植入,并扩张左肺动脉支架直径到12mmHg,狭窄段压差降低到为7mmHg,手术成功完成。张戈军教授和团队对手术结果非常满意,患者五一节前康复出院。实现了张教授团队多年秉承的对先心病患儿的爱心传递!
法洛四联症(TOF)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。其基本病理为:室间隔缺损、肺动脉狭窄、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。法洛四联症在儿童发绀型心脏畸形中居首位,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。严重肺动脉狭窄会导致继发性心肌肥大和右心衰竭而死亡。
传统外科根治术是法洛四联症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案,手术使用外科补片和人工管道方法解决右室流出道狭窄,但术后常发生肺动脉分支再狭窄。针对法四术后肺动脉狭窄,通常行再次外科手术,因前次手术后局部粘连严重致再次外科手术操作困难重重,而造成再次外科手术风险极高!
经股静脉行血管支架扩张术成为解决肺动脉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案。由于一直没有为肺动脉狭窄专门设计的支架,临床医生只能使用单纯球囊扩张肺动脉的狭窄部位,或者使用其他外周支架替代使用。单纯球囊扩张狭窄病变,中长期效果不理想;而替代支架产品通常不能很好满足临床治疗要求,并且存在超适用范围使用医疗风险。2020年1月,北京迈迪顶峰公司经过10年创新研发生产的肺动脉支架Pul-Stent,经国家药监总局批准在中国上市,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获批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支架,为中国医生治疗肺动脉狭窄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和武器。
Pul-Stent支架是一种专门用于肺动脉狭窄的激光切割钴基合金支架。采用开环设计、具有良好的柔顺性、较小的轴向缩短率,有利于术中定位及释放;S、M、L三种型号设计,共计16种规格,满足各种狭窄病变治疗需求,并且具有以下特点:
1. 输送系统较小,可用于低体重患儿。
2. 支架支撑力好,扩张后支架成形理想。
3. 具有良好的X线可视性。
4. 可再次扩张,适应儿童的生长发育。
5. 操作简便,可控性好。
作为中国著名心脏介入专家,张戈军教授参与了Pul-Stent临床研究工作,在对临床研究中使用过Pul-Stent患儿进行随访中,随着患儿生长发育需要,曾几年后对支架进行二次再扩张, 张教授对Pul-Stent展现的优秀再扩张能力、操作便易性和临床疗效给予高度评价!